来源:朝阳日报 发表时间:2025-02-26
“原来的何杖子村经济基础薄弱、基础设施落后、百姓出行不便、农作物销售不及时,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,全村发展致富产业,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现在的何杖子村完全大变样了?!绷柙词斜甭绾握茸哟宓拇迕褡苁墙蚪蚶值烙诟么寮改昀吹谋浠?024年4月,何杖子村被省文明办、省人社厅评为2021-2023年度省级文明村镇。
坚持“红色”引领凝聚党员创建力量
何杖子村坚持“党建引领、创建赋能”理念,将基层党建与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深度融合,推动组织建设、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等工作齐头并进。通过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,探索出一条以土地资源进行项目招商为主攻方向,大力发展种植、养殖产业结合的农业模式;建成凌源首家数字化档案室和人居环境示范村,群众生活质量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截至目前,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,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.8万元。
创新“数字”赋能有理有据巧化纠纷
档案资料是推进群众合法权益维护、调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依据。何杖子村按照文书、会计、土地、户籍和其他等五大类整理出1600余盒档案,并实行电子化扫描、数字化管理,建立起档案整理、归档入库、查询管理全流程工作体系,实现线上秒查询、线下秒调阅,该村档案室成为全市首家达到国家级水平的村级规范化数字档案室。近年来,依据档案成功解决矛盾纠纷、土地纠纷、邻里纠纷等42件次,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乡的工作目标。
紧抓“建改”结合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
两年来,何杖子村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,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。在空地和小广场铺设草坪,栽种五角枫等树木4500株,打造绿地空间景观小品。在河道桥头等地段砌筑长城花墙1000米,沿老宽线粉刷廉政文化墙2500平方米,安装农户菜园栅栏2000余米,并栽种花草8000余株,形成出门赏花抬头看树的乡村美景。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,推进村民垃圾分类投放,定点投放,垃圾清运车定期及时转运全村垃圾至处理终端整治模式。截至目前,全村共投放垃圾桶500余个,设立临时垃圾存放处14个,建立垃圾终端处理点1个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绘就出一幅高品质的美丽乡村画卷,广大村民的认同感、归属感、幸福感全面提高。
注重文明引导提振农村精神风貌
何杖子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建立致富带头人志愿服务队伍,设立多功能阅览室,3000余册图书供村民借阅。全村建设了五个文化广场,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和路灯。长期开展“道德银行”评比活动,评选出最美庭院、致富带头人等128户荣誉户,引导村民讲礼仪、树新风,激发了村民的荣誉感和参与道德实践的热情,使“爱国诚信,邻里和睦,生活文明,热心公益”崇德向善的时代气息蔚然成风。